日期查询:2022年06月29日
太原市人社局发布求职警示

五大求职“陷阱”教你六招防范

  见习记者 高静 通讯员 薛夏 赵圣杰
  
   又到毕业季,毕业生也迎来求职高峰。为避免求职者上当受骗,太原市人社局于6月27日发布了 “常见求职五大陷阱和六条防范办法”,以此提醒求职者提高防范意识。
  
  五大“陷阱”要当心
  
   陷阱一,不规范招聘。人员招聘是单位的一项重要工作,是企业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,一般单位对该项工作是非常重视的,会派专人通过正规的渠道招聘。不要毫无防备地就把自己的简历等材料交给单位,不要通过小广告、社会人员等渠道落入招聘骗局。
   陷阱二,不签订劳动合同。劳动合同是保护劳动者权益、传递求职者人事关系的依据,如不按规定签订劳动合同或就业协议,求职者的人事档案、户籍等人事关系就无法转入工作单位及所在城市。而这些关系的办理涉及求职者的切身利益,如办理社会保险、购买经济适用房、评审职称等。因此,单位不与求职者签订就业协议书,对求职者的工作、生活、职业发展是不利的。求职者应主动要求用人单位解决这些问题,有需要的可以通过当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办理人事档案、户口等关系的接收。
   用人单位对招聘中的内容并非必须承担履行义务。作为求职者,如想要招聘的岗位兑现招聘广告中的承诺,最好将这些承诺写入双方的劳动合同条款中,用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》的约束力来督促用人单位履行承诺。
   陷阱三,预先收费。刚参加工作,薪酬不高是正常的。相反,如果出现一个不熟悉的单位提供高薪酬时,求职者就应该引起注意,因为不少不法人员企图利用高薪待遇的幌子,骗取求职者所谓的押金、培训费、服装费等。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,求职者千万不要相信在工作初期就很容易获得高收入,对有些单位提出的所谓押金、培训费、服装费要敢于说“不”。
   陷阱四,窃取创意。由于聘请专家或者专业人士的费用较高,一些设计公司或者营销公司为了节约成本,通过大规模招聘的方式要求应聘者做案例,并进行创意阐述,以此获取好的创意方案。这些公司并无实际岗位,求职者不仅会损失自己的劳动成果,还会失去别的工作机会。
   陷阱五,误入传销。有些刚毕业的求职者存有急于求成的心态,容易被骗子利用,涉足非法传销。因此,如果用人单位非常主动,把加盟后的前景说得异常振奋人心,并要你介绍朋友和同学一起加入时,就要想想这句老话:天上不会掉馅饼的。
  
  六种办法来防范
  
   防范办法一,拒交各种名义的费用。任何用人单位,以任何名义向求职者收取抵押金、服装费、产品押金、风险金、报名费、培训费等,都属于违法行为。
   防范办法二,不轻信许诺到外地上岗。对外地企业或某某外地分公司、分厂、办事处的高薪招聘,无论其待遇多好,求职者千万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高度的警惕,不要轻信口头许诺,一是不去,二是到劳动保障部咨询,并办理相关手续,否则会吃大亏,被骗工、骗钱,甚至被人贩子骗卖。
   防范办法三,不要将重要的证件作抵押。不要将自己的身份证、学生证、毕业证等相关重要证件作抵押。根据相关的规定,任何单位都不能扣押证件。
   防范办法四,掌握劳动法规和相关政策。主动学习一些劳动法规和相关政策,提高自己的求职素质和独立思考能力。
   防范办法五,多种途径了解公司的背景。在求职者正式进入公司之前,要想方设法加强对企业的了解,以免误入骗子设下的陷阱。比如:上网查找该招聘单位的相关资料,注意招聘单位的营业执照等相关证件;正规单位的招聘单位一般会将招聘地点设在单位的办公室、会议室,而一些以租用房间作为招聘地点的单位,要警惕。
   防范办法六,谨慎签订劳动合同。与用人企业签订合同时要注意“三看”:一看企业是否经过工商部门的登记以及企业注册的有效期限,否则所签的合同无效;二看合同字句是否准确、清楚、完整,不能使用缩写、替代或含糊的文字表达;三看劳动合同是否有一些必备的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