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期查询:2025年11月27日

晋城市“城市面状、公路线状、乡村点状”充电网基本成型

本报记者 毛明辉

  11月26日,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,晋城市按照“科学布局、适度超前”原则,强力推动充(换)电基础设施建设工作,取得了显著成绩。截至三季度,全市累计建成充电站1019座,公共充电桩达12553个,规模位列全省第二。其中,年内新增公共充电桩5135个,超额完成年度任务256.7%,一个“城市面状、公路线状、乡村点状”的充电网络格局基本成型。
  近年来,晋城市有关部门针对居住区充电“安装难、隐患多、管理乱”的痛点,在全省率先推行“统建统服”模式。该模式建立了全维度保障标准,选用3C认证设备并配备智能预警,从源头防范风险;采用优质材料保障施工质量,由专业团队提供24小时标准化运维;通过AI负荷控制技术,平衡居民用电与充电需求,化解电网压力。
  今年以来,晋城市在充(换)电基础设施建设上积极进行技术融合与创新。晋天光伏充电站搭载的“光储充”系统,年发电量超12万度,可实现站内自给供电,每年可减少标准煤消耗28吨。在城区耿窑社区,一座新能源重卡充换电一体站已投入使用,换电全过程仅需 5分钟。此外,该站的车网互动(V2G)项目已入选国家试点,是全省唯一。
  晋城市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今后将进一步优化布局,结合城市、农村的不同特点,统筹推进、有效覆盖。推动公共网“能装尽装”、专用网“按需配建”、物流网“规范提升”、小区网“统建统服”,持续提升全市充电基础设施的服务质量和运营保障能力。